无利息配资 监管新规下,IPO“撤单”量创新高背后真相

发布日期:2024-07-16 18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无利息配资 监管新规下,IPO“撤单”量创新高背后真相

年内超200家企业终止IPO无利息配资。

《投资者网》谢莹洁

与高温酷暑、疾风暴雨形成鲜明对比,A股IPO日趋清冷。随着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,IPO企业批量叫停,撤单数量大幅超越历史同期水平。

批量撤单缘于发行人对半年报数据有效期的考虑,每年6月都是IPO扎堆申报的月份,7月申报数量必然减少,但IPO批量叫停的情况极为罕见。

据不完全统计,截止6月27日,今年以来沪深两市终止上市的IPO企业数目共约216家,其中超三成的企业在这最近的一个月里被叫停。这也是自注册制改革以来,沪深两市单月终止上市数目的最高纪录。

终止审核数量创新高

刚进入6月,就有5家公司宣布IPO终止,分别为百佳年代、中智股份、金标股份、德和科技和美康股份,5家公司的保荐机构依次是华泰联合证券、中信证券、东方证券、民生证券和东兴证券。

随后的6月24日,深交所公告中航科电、美晶新材、海纳医药撤回上市申请;同日上交所公告,兆讯科技、赞同科技、德聚技术、华盾防务撤回上市申请;同日北交所公告,公元新能、佳和电气撤回上市申请。九家IPO告终的公司涉及:创业板3家,科创板3家,沪主板1家,北交所2家。

6月27日,上交所公布对5家IPO企业终止审核的决定,其中科创板2家:山东华光光电子、博创智能装备;主板3家:湖南五新智能科技、山东绿霸化工、福建海电运维科技。

而这只是IPO批量叫停的一个缩影。

车辆被淹能否获得赔偿?作为社会“稳定器”的保险业如何最大程度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?

在2024年4月以来近三个月时间里,沪深两市便有144家企业直接从IPO的“中止”状态跳转至“终止”审核,这一趋势仍在蔓延,今年6月已有82家公司主动“撤单”。

在这个号称史上最严的财务数据更新季中,已有超过三成的已申报上市企业撤回了申请并终止上市。截止6月27日,沪深两市中尚待更新财务数据处于“中止”状态的拟IPO企业还有264家,而完成财务数据更新已恢复IPO审核的企业仅59家。

从已公开的问询情况来看,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性、是否符合板块定位等问题是IPO审核关注的焦点,其中不乏有公司可能因达不到IPO新规的上市门槛而提前离场。

头部券商撤否单量居前

从分布板块来看,今年以来IPO终止的公司,欲登陆创业板的最多,有46家。其中有10家公司拟募集金额在10亿元(含)以上,募资金额最高的是潍柴雷沃,此次IPO欲募资50亿元。拟募集资金排名第二的是歌尔微(31.91亿元),歌尔微早在2021年12月便获受理,历时两年半无缘创业板。

申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中,美科科技、小伦智造、浙江雅虎3家公司IPO均已在2023年上半年过会,但时隔近一年,3家公司却迟迟未完成注册,纷纷于近期终止IPO。三家公司家族色彩较浓,其研发投入技术先进性等方面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,以及公司治理问题受到审核关注。

北交所IPO的终止数量也不少,今年以来有40家。不过和其他板块相比,北交所企业IPO拟募资金额普遍在5亿元以下,超过5亿元(含)的仅有5家。

在今年以来IPO终止的177家公司中,仅有一家终止原因为审核不通过,即胜华波,该公司是国内主要的汽车雨刮器总成配套企业之一。还有多家已过会企业也选择撤单,比如景创科技和六淳科技,这两家公司均于2021年6月获受理,并于今年5月终止IPO。

从行业来看,制造业公司占比较高,多家公司来自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。从企业类型来看,八成以上是民营企业。从IPO审核时间来看,有公司自受理到撤单,IPO进程超过两年;也有时间较短的公司,申报IPO不到半年,即迅速离场。 




相关资讯